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明月千里寄相思 正文

明月千里寄相思

时间:2024-03-29 02:00:44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焦点

核心提示

原标题:明月千里寄相思□河南日报记者 孟向东 刁良梓 通讯员 康帆“我回来啦!”9月14日,在南阳淅川县香花镇丹江口水库宋岗码头,刚从新乡辉县市回乡的淅川县仓房镇胡坡村移民王品兰,手捧丹江水喃喃自语, 奉臣

原标题:明月千里寄相思

□河南日报记者 孟向东 刁良梓 通讯员 康帆

“我回来啦!明月”9月14日,千里在南阳淅川县香花镇丹江口水库宋岗码头,寄相奉臣刚从新乡辉县市回乡的明月淅川县仓房镇胡坡村移民王品兰,手捧丹江水喃喃自语,千里流下了思乡的寄相热泪。

“回来一次少一次了……”与王品兰不同,明月1959年搬迁到青海,千里如今已是寄相奉臣85岁高龄的杨应奇却稍显沉默。一路上,明月老人精神矍铄,千里一直走在前面,寄相他要好好看看无数次梦回的明月故乡。

不同于以往的千里回乡探亲,这次,寄相王品兰和杨应奇是作为外迁移民代表,在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十周年之际,回淅川参加“移民十周年中秋话团圆”特别活动。3天的淅川之行,他们一次次感动得热泪盈眶。

感动,源自于埋藏心底的思念。从1959年3月第一批移民开始,到2011年11月最后一批移民结束,这条移民路,整整走了52年。52年间,他们一次次梦回故乡。

月到中秋分外明,游子的乡愁浓得化不开。接他们的大巴刚驶进县城,所有人都欢呼起来,放眼望去,记忆中的那些泥土小道和低矮店铺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道路纵横、高楼林立、树木葱茏,他们曾经生活过的故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美不胜收。

“老家成‘原始森林’了!”在去各个产业点的路上,汽车一路疾驰,移民搬迁后破旧的村台旧址已是树影婆娑,丹江岸边曾经裸露的消落地,也变成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虽然物是人非,但却欣欣向荣。

寻找着老家的印迹,他们百感交集。“我在荥阳能站住脚,靠的还是丹江水,现在郑州周边,谁都知道荥阳有个丹江鱼村!”说到兴奋处,上集镇李山村移民李宗献手舞足蹈。2010年,刚搬到中原腹地,李宗献就开起了饭店,专营丹江鱼宴。

乡音未改,乡情难断。半个多世纪以来,移民与家乡的联系从未间断。为了方便两地亲人探亲,所有移民安置点都有对开淅川的长途班车。

“搬迁走时,儿子才4岁,对家乡的印象太模糊。我年年带他回来,就是要让他知道,他的根在淅川!”离别的那天晚上,王品兰深情凝视着故乡的明月,似乎要把这一刻永远镌刻在心间。